第二十九章 温泉宫_杨贵妃
雷锋小说网 > 杨贵妃 > 第二十九章 温泉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九章 温泉宫

  当天晚上,武惠妃似睡非睡的时候,忽然看见太子李瑛他们又出现在自己的身旁。而且,那三个男人的身后,还跟着一个血肉模糊的鱼儿。

  武惠妃大叫一声,坐了起来。侍女们急忙跑进来,询问娘娘何事惊慌?武惠妃指着空中说:“你们看,李瑛来了,李瑶来了,李琚来了,连鱼儿也来了!”

  可是侍女们却什么也看不到。

  自那起,太子李瑛三人,以及鱼儿那血肉模糊的身影,无时无刻不在她眼前出现,挥之不去。武惠妃不但精神萎靡,而且时时处于惊恐之中。太医给珍视了几次,也说不出病因,只给开一些调理的药方,并没有什么效果。

  武惠妃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。她想,我要是死了,像我那软弱的瑁儿,还能有什么作为?我一定要趁现在还有能力影响皇帝的时候,给他把太子之位争来。可是,太子他们刚死不久,而且,流言四起,自己这个时候直接跟皇帝提出立寿王为太子,会不会让皇帝起疑呢?

  但是,既然太子已死,那么继立太子应该是摆在眼前的大事。皇室不可能让太子之位长时间悬空的,因为那样有可能引起x乱。武惠妃现在就怕皇帝忽然宣布了太子,而又不是自己的儿子寿王。那样一来,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了。

  与万般无奈中,她招来了与自己关系不错的当朝宰相李林甫。

  他希望李林甫找合适的机会,向皇上举荐寿王。最起码,也要探听一下皇上的口风。

  两天之后,李林甫告诉她,说他向皇上举荐寿王,皇上没做声。

  这样一来,武惠妃更加焦急了。她希望李林甫再次向皇上举荐。李林甫说:“我如果短时间内三番两次地举荐,反而会使皇上起疑。”他提议武惠妃耐心一点,还是等过几个月后,皇上的心情平静一些再说。毕竟,三位皇子一同毙命,这件事在皇帝的心里,有yin影。

  这天夜里,正好皇帝驾幸。武惠妃收拾起自己的病态,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侍奉皇上。她亲吻着皇帝那宽大的xiōng部,一边亲吻一边暗想:万岁爷啊万岁爷,真想扒出你的心来看看,那里面究竟是怎么想的?

  其实对于继任太子的事情,皇上也很伤脑筋。在现有的皇子中,因为他偏爱武惠妃,所以爱屋及乌,也偏爱寿王多一点。但是,要立寿王为太子,皇上有很大的忧虑。

 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女。他虽然非常宠爱武惠妃,但是,却又担心武惠妃会在自己死后,压抑儿子的皇权,甚至像她的姑母一样,取而代之。李隆基成天和武惠妃耳鬓厮磨,渐渐也摸透了她的性格。这个端庄优雅的女人,尽管对自己极尽温柔,但是,她很精明,很有手段。他怕在自己身后,武氏会再次兴起。三个皇子的死,她恐怕也脱不了关系。只不过,这三个皇子是他自己下令关起来的,因此,他现在也不想深究了。

  处于这个顾虑,李隆基不想立寿王为太子。

  武惠妃在百般无奈中,又将女儿咸宜公主和驸马杨洄召进宫来,请他们出谋划策。

  咸宜公主与母亲不同,年轻的她,对政事一点也不关心。每天挖空心事,净想些好玩的事情。而且,想起来后,就会去兑现。把个驸马杨洄,折腾得好辛苦。

  杨洄却正好相反,这个人对政事非常关心,投机钻营,无所不为。因为武惠妃的关系,所以自打跟咸宜公主结婚以来,短短的时间里,他就编织了好大的一张关系网,甚至连丞相李林甫以及右监门将军、知内侍省高力士,也都是他那个关系网里的人物。

  高力士曾经参入了李隆基发动的玄武门兵变,为了李隆基皇权的取得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在宫廷中,只有他和皇帝有私人交情。两人在私下里,至今还是无话不谈。但是,高力士又是一个知道自重的人。他平时与人相处时,从来不盛气凌人,而且还有一点婆婆妈妈的样子。他很谨慎,从来也不干预政事。所以,这些年来,他在皇帝的心里,越来越有位置。

  杨洄跟武惠妃说:“或者,可以请高力士帮忙一下,毕竟,他成天在皇帝身边,说句话也方便。”

  高力士和武惠妃私交也很好,而且,高力士还时时照顾她。但是,武惠妃是很了解高力士的为人的,所以她对杨洄的建议并不赞同。她说:“高力士肯定不愿意参与这件事。因为这件事太重大了,也太敏感了。我们去找他,他也可以答应。但是,他究竟帮不帮忙,我们又不能监视他。算了,还是不要把我们的意图透露给他吧。”

  这一次关于帮助寿王立太子的议题,没有结果。

  武惠妃那边紧锣密鼓的给儿子寿王图谋太子之位,而寿王却漠不关心。自从杨玉环怀孕之后,他基本上跟妻子寸步不离。

  这个时候,杨玉环已经有了四、五个月的身孕了。

  怀了孕的杨玉环,每天宅在家里,不许唱歌,不许跳舞,不许奏乐,不许大笑……反正寿王给她规定了许多个不许。这让杨玉怀觉得很没意思,曾经温柔地恳求寿王,带着他出去玩一下。但是,一贯对杨玉环言听计从的寿王,却说这是非常时期,哪里也不能去。

  开元二十五年早chun,骊山温泉宫建成,皇帝忽然宣布要驾幸骊山温泉宫。

  这一次规模很大,不但全体嫔妃尽数随驾,而且全部王子、王妃,公主驸马,也都随驾。除了皇族中人外,还有不少官员也要陪驾,并且在骊山办公。

  这个消息让杨玉环喜出望外。在二十一世纪,她十三岁那年,跟着父母去西安旅游的时候到过骊山,也到过传说中的温泉宫。但是,那时候的骊山以及温泉宫,到处可见现代化的建筑及设施,而那些所谓的历史古迹,其人为雕琢的痕迹非常明显。杨玉环想到很快就可以看见历史上骊山温泉宫的真面目了,心情非常激动。

  于激动中,她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:她将在骊山温泉宫与皇帝李隆基进行第一次碰撞。而李隆基对杨玉怀喜爱的火花,也就是在骊山温泉宫萌生出来的。历史的车轮不可避免的按既定的目标前行着,这一点,被当时处于亢奋之中的杨玉环,给忽略了。

  骊山宫始建于开元二十年。当时,李隆基正宠爱着梅妃。梅妃原名叫江采苹,文采极好,善于作诗,她的著名诗赋等,流传至今。

  但是梅妃自恃才高,平时非常孤傲,就是面对皇帝,也是一副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面孔。皇帝是何等人物?他把女人只不过看成玩物而已,不会跟你成为谈诗说赋的笔友。这一副冷冰冰的愁脸,乍看还新奇,看多了必定生厌。因此,梅妃在被皇帝宠爱了一段时间后,就渐渐被皇帝遗忘了。

  还在皇帝和梅妃感情最火热的那段时间里,有一天,皇帝正在梅妃房中,将梅妃抱在怀里,捧着梅妃那双纤纤玉足,给梅妃修剪脚趾甲。就在这时候,高力士在门外奏请,宰相李林甫求见,已在御书房等候多时了。

  皇帝还是有条不紊的给梅妃修完了脚趾甲,又修手指甲,最后还给梅妃描画完了眉毛,这才去了御书房。

  李林甫奏请:大祭之期将到,皇帝该择日前去祭奠皇陵了。

  这是件大事,皇帝虽然十分不愿意与梅妃分开,但是,又不得不分开。因为这次出去,不能带上梅妃。按祖制,非皇后不能亲于祭祀。

  玄宗出了京城,一路上山环水绕,风景秀丽,不由得心旷神怡。忽然看见远远的一个湖泊中,一群村童在水里戏玩。那光溜溜的身子,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非常可爱。这个时候,他忽发奇想:我李隆基**佳丽三千,个个都是雪白的肌肤。假如有一处所在,能让她们集合到一起光溜溜袒露着肌肤,让我细细玩赏,那该是多么香艳壮观的景象啊。

  就是这样一个奇想,造就了宏大壮丽的骊山温泉宫。

  皇上把筹建骊山温泉宫的差事交给了高力士,并且说:“力士,不用给朕省钱,务求豪华富丽。”

  高力士接了这个甜差,自然从中捞了不少。但是,他也真心为皇上办事。光骊山温泉行宫的建设草图,他就前后修改了数十次。他还遍召天下建筑方面的专业人才,征求意见。又号召各地官府,推荐当地的能工巧匠。经过了将近一年的筹备,第二年开始施工。

  这项工程足足建设了两年的时间,骊山温泉宫竣工了。高力士又向各地收集了许多珍宝奇玩,搬进温泉宫里装点起来。然后,又把温泉宫一点一点审视了一遍,不满意的地方,全部做了修正。一直到今年chun节过后,高力士才呈报皇上,温泉宫建成。同时,奏请皇上驾幸验收。

  这一天,六宫嫔妃、公主、王妃、内外命妇,以及文武百官,浩浩荡荡往骊山进发。到了骊山脚下,见那郁郁葱葱林木深处,一坐精美浩大的行宫隐约可见。进得宫来,果见里面建造的非常精巧,宏观壮大,令人叹为观止。宫殿依山而建,结构依地势而变化。人在殿中走,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山腰。

  只见眼前一座飞桥,有五六十丈长,六七丈宽,像一道彩虹挂在空中。人走在桥上,一种飘飘yu仙的感觉油然而生。

  站在桥上往远看,一片绿野,蓝天白云下,星罗棋布有人家。往近看,山峦起伏,奇峰叠嶂;往下看,虽然是冬季,但是桥下却万紫千红,百花盛开,温泉带来的热量使得这个区域四季如chun。一股清泉,来自林中,经过这座彩虹桥,流向行宫。水面上热气腾腾,这就是著名的骊山温泉。

  再往前走,就进了行宫后苑。皇帝在后廊上行走,见那路径曲折回环,无规律可循。绕了半天,方才出了回廊。眼前便是一片温泉池塘,上面都用明瓦罩着,十分宽敞。这池子又分为东西两池。东池称为龙泉,西池便是凤池。那龙泉和凤池分别耸立着白玉雕琢而成的龙和凤。那只龙盘踞在龙池水面,高昂着头,泉水自龙嘴里喷涌而出。那彩凤却伏在凤池之上,张开双翅,做出戏水的摸样,而泉水就从凤翅下流出。

  这龙凤两池,足有十丈方圆。龙凤池后面,又有浴池四十余间,是各嫔妃的入浴之处。各个浴池设一个总机关,只要将总机关一拨,各个池的池水就一同流净,池底全是绿色的玉石。

  高力士陪伴着皇帝各处游览了一番,同时夸夸其谈地讲解着,直把个皇帝乐的合不拢嘴,大大的把高力士表彰了一番。

  皇帝在高力士的陪同下参观了整个骊山行宫,就在正宫中赐宴。满屋子夫人公主和嫔妃,满屋子脂粉飘香,满屋子莺歌燕语。杨玉环、长宁公主、咸宜公主以及武惠妃等人在一桌。武惠妃近来依然时常犯病,精神已大不如前。席间,她曾经问起过玉环怀孕后的状况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lff.net。雷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llff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